發改能源[yuán]規〔2024〕413號
各產煤。▍^)及新疆生[shēnɡ]產建設兵[bīnɡ]團發展改[ɡǎi]革委、能源局[jú]、煤[méi]炭行業管[ɡuǎn]理部門,有關中[zhōnɡ]央企業:
為深入貫徹黨的二[èr]十大和二[èr]十屆二中[zhōnɡ]全會精神[shén],認真踐行能[nénɡ]源安全新[xīn]戰略,落實黨中[zhōnɡ]央、國務院關于[yú]促進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和價[jià]格穩定的[de]決策部署[shǔ],深化[huà]煤炭供給側結構性[xìnɡ]改革,創新產能[nénɡ]管理機制[zhì],完[wán]善產能儲備政策,推動煤[méi]炭產能保[bǎo]持合理裕[yù]度和足夠彈性,增強供給保障能力[lì],更好發[fā]揮煤炭在[zài]能源供應中的兜底[dǐ]保障作用[yònɡ],制[zhì]定以下實[shí]施意見。
一、總體要求
充分發揮[huī]市場在資源配置中[zhōnɡ]的決定性[xìnɡ]作用,更好發[fā]揮政府作[zuò]用,主動適應煤炭[tàn]供需形勢變化,形成穩定的產能[nénɡ]儲備支持[chí]政策預期[qī],積極引導具備條件[jiàn]的企業建[jiàn]設煤炭儲備產能。以大型現[xiàn]代化露天[tiān]煤礦和安[ān]全保障程[chénɡ]度高的井[jǐnɡ]工煤礦為實施重點,在新建和[hé]在建煤礦項目中優[yōu]選一批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,積極穩妥組織實[shí]施。保[bǎo]持煤炭產[chǎn]能合理充[chōnɡ]裕,增[zēnɡ]強煤炭供[ɡònɡ]給彈性和[hé]靈活度,有效應對煤炭供應中的周期[qī]性和季節性波動等[děnɡ]情形。大力提升[shēnɡ]綠色生產[chǎn]素質,促進產[chǎn]能儲備與生態環境[jìnɡ]保護相協[xié]調,提高[ɡāo]安全保障[zhànɡ]投入,在儲備產[chǎn]能日常維護和釋放[fànɡ]過程中確保安全可[kě]靠。
到2027年,初步建立[lì]煤炭產能[nénɡ]儲備制度[dù],有序核[hé]準建設一[yī]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,形[xínɡ]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。到2030年,產[chǎn]能儲備制[zhì]度更加健[jiàn]全,產[chǎn]能管理體系更加完[wán]善,力爭形[xínɡ]成3億噸[dūn]/年左右[yòu]的可調度[dù]產能儲備,全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[lì]顯著增強[qiánɡ],供給彈性[xìnɡ]和韌性持[chí]續提升。
二、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建設工[ɡōnɡ]作規則
產能儲備煤礦的設計產能由[yóu]常規產能[nénɡ]和儲備產[chǎn]能兩部分[fēn]組成。常[chánɡ]規產能是[shì]指非應急[jí]狀態下煤[méi]礦正常生[shēnɡ]產的產能[nénɡ],由[yóu]企業根據市場情況[kuànɡ]自主組織生產,不[bù]納入國家[jiā]統一調度[dù]范圍。儲備產能是[shì]指在常規產能基礎之上預留[liú]的規模適度、用[yònɡ]于調峰的[de]產能,應急狀態[tài]下按國家[jiā]統一調度[dù]與常規產[chǎn]能同步釋放,實現煤[méi]礦“向上[shànɡ]彈性生產[chǎn]”。產能[nénɡ]儲備煤礦的常規產[chǎn]能與儲備產能之和[hé]為設計產[chǎn]能。在[zài]產能儲備煤礦建設過程中,應按照如[rú]下要求組織實施:
(一)規劃階段。在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編制(修編)工[ɡōnɡ]作中,省級及以下煤[méi]炭礦區總體規劃編制部門要[yào]組織對礦區內的規劃新建和[hé]在建煤礦項目進行[xínɡ]認真研究[jiū],論證項目是否[fǒu]具備建設儲備產能[nénɡ]的條件,科學合[hé]理確定單個煤礦規劃建設規模。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原則上[shànɡ]應按照設計產能一[yī]次建成投[tóu]產。項目單位[wèi]要對產能[nénɡ]儲備煤礦建設的可[kě]行性進行[xínɡ]深入研究[jiū],確保[bǎo]經濟合理[lǐ]、安全[quán]可控。礦區外[wài]運基礎設施要充分[fēn]考慮儲備產能釋放[fànɡ]的情形。
(二)核[hé]準階段。擬建設儲備產能的[de]新建煤礦項目需按[àn]設計產能[nénɡ]辦理用地[dì]預審與選址意見書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[ɡào]等。編制項目申[shēn]請報告書時,應對儲備產[chǎn]能建設生[shēnɡ]產方案進行深入分[fēn]析。在建煤[méi]礦項目可[kě]在現有核[hé]準產能基[jī]礎上建設儲備產能[nénɡ],也可[kě]按相關政[zhènɡ]策要求申[shēn]請調整建[jiàn]設規模后[hòu]建設儲備產能。
(三)建[jiàn]設階段。產能儲備煤礦應在[zài]符合礦區[qū]總體規劃[huà]及規劃環[huán]評要求的[de]前提下,按照設計產能依[yī]法依規辦理采礦、用地、用林[lín]、用[yònɡ]草、環[huán]評、取水[shuǐ]許可、水土保持[chí]、安全[quán]生產等各[ɡè]項手續,為儲備產能[nénɡ]依法合規釋放創造[zào]條件。煤礦的[de]生產、運輸、通風、排水、機電等[děnɡ]系統及相[xiānɡ]關設備均[jūn]需按照設計產能建[jiàn]設和配備,確保應急狀態下[xià]能夠安全[quán]有效釋放[fànɡ]儲備產能[nénɡ]。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主要通[tōnɡ]過增強采[cǎi]掘(剝)能力、提高工[ɡōnɡ]作面推進度的方式[shì]形成儲備產能,不通過增[zēnɡ]加工作面[miàn]的方式實[shí]現。要加[jiā]強建設安[ān]全管理,嚴格執行安[ān]全設施“三同時”制度。
(四)驗收階段。項目進入聯合試運轉后,分別按[àn]設計產能[nénɡ]和常規產[chǎn]能組織試生產,在[zài]規定的聯合試運轉期限內,項目[mù]單位可根[ɡēn]據煤礦實[shí]際自主確定按兩種產能組織試生產的[de]時間。項目單位[wèi]在組織竣[jùn]工驗收時[shí],需[xū]在竣工驗收報告中[zhōnɡ]明確產能[nénɡ]儲備建設情況。省級煤炭[tàn]行業管理[lǐ]部門要加[jiā]強項目竣[jùn]工驗收活[huó]動監管,儲備產[chǎn]能建設不[bù]符合要求[qiú]的,責令項目[mù]單位進行[xínɡ]整改,符[fú]合要求后[hòu]方可竣工[ɡōnɡ]投產。
(五)生[shēnɡ]產階段。產能儲備煤礦要完[wán]善“平急[jí]轉換”機[jī]制,研究[jiū]制定按照[zhào]常規產能[nénɡ]和設計產[chǎn]能組織生[shēnɡ]產的工作[zuò]方案,合理安[ān]排生產組織,保[bǎo]持安全穩定的生產[chǎn]秩序,充分發揮[huī]產能儲備的作用。日常[chánɡ]要合理配[pèi]備人員并[bìnɡ]科學安排[pái]采掘(剝[bāo])接續,提前做好[hǎo]應急生產[chǎn]的準備。在應急[jí]狀態下,堅決服[fú]從國家統一調度,快速釋放儲備產[chǎn]能,確保產得出[chū]、調得快、用得[dé]上。要[yào]切實加大[dà]安全生產[chǎn]投入,強化隱患排查治[zhì]理,不斷增強[qiánɡ]安全供應保障能力[lì]。
三、產能儲備煤礦的管[ɡuǎn]理程序
(一)申[shēn]報條件。申報建設儲備產能[nénɡ]的煤礦應為國家發[fā]展改革委[wěi]、國家[jiā]能源局核[hé]準權限的[de]新建、在[zài]建煤礦項目,煤[méi]礦儲備產[chǎn]能規模按[àn]占煤礦設計產能的[de]比重,劃分[fēn]為20%、25%、30%三檔。儲備產能煤礦所在礦區[qū]應具備外[wài]運便利、運力充足[zú]等條件,煤炭產[chǎn]品主要用[yònɡ]于保障發[fā]電供熱及[jí]民生用能[nénɡ]需求。
(二)申[shēn]報流程。有[yǒu]關產煤省[shěnɡ]區煤炭行[xínɡ]業管理部[bù]門會同同[tónɡ]級發展改[ɡǎi]革部門(或省級政[zhènɡ]府指定的[de]煤炭投資主管部門)根據本[běn]實施意見和有關通[tōnɡ]知要求,組織本省區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的申報工作。煤炭企業[yè](含中央[yānɡ]企業)結合資源條[tiáo]件、開采工藝、外部運輸條件等實[shí]際情況編制產能儲備建設方[fānɡ]案并提出[chū]申請,有關產煤[méi]省區煤炭[tàn]行業管理[lǐ]部門會同[tónɡ]同級發展[zhǎn]改革部門(或省級政府指定[dìnɡ]的煤炭投[tóu]資主管部[bù]門)進行[xínɡ]初審,將符合[hé]申報條件[jiàn]的煤礦項目上報國家能源局[jú]。
(三)確認程序。國家能[nénɡ]源局委托[tuō]有關評估[ɡū]機構組織專家對申[shēn]報建設儲備產能的[de]煤礦項目[mù]進行評估[ɡū],根據評估[ɡū]結果統籌確定煤礦項目名單及產能儲備建設規模,優先[xiān]支持山西[xī]、蒙西[xī]、蒙東、陜北、新疆[jiānɡ]五大煤炭[tàn]供應保障[zhànɡ]基地內的[de]大型現代[dài]化露天煤[méi]礦或安全[quán]保障程度[dù]高的井工[ɡōnɡ]煤礦。
(四)啟用機制。在煤炭[tàn]供需形勢總體平衡[hénɡ]時,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投產后[hòu]按照常規產能組織生產。當供[ɡònɡ]需形勢由[yóu]總體平衡[hénɡ]轉向緊張[zhānɡ]時,國家發[fā]展改革委[wěi]、國家能源局[jú]根據煤炭[tàn]市場供需[xū]以及價格[ɡé]是否超出[chū]合理區間等情況,對儲備產能實[shí]施統一調度,確定[dìnɡ]儲備產能[nénɡ]的應急釋放區域、生產調度規模、供應保[bǎo]障目標等[děnɡ],指導儲備產能[nénɡ]煤礦在確保安全的[de]前提下階段性按設計能力“向上彈性[xìnɡ]生產”。
(五)中[zhōnɡ]長期合同[tónɡ]簽訂。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要嚴格[ɡé]履行煤炭[tàn]保供穩價[jià]責任,按[àn]照有關要[yào]求簽訂電煤中長期[qī]合同,執行國家有關價[jià]格政策。產能儲備煤礦釋放儲備產[chǎn]能生產的[de]商品煤優[yōu]先接受國家統一調度,不再承擔地方中長期合同簽訂任務。
四、配套支[zhī]持政策
(一)給予產能置[zhì]換政策優[yōu]惠。對產能儲備煤礦,新[xīn]建煤礦按[àn]設計產能[nénɡ]20%、25%、30%建設儲備產能的,其新增[zēnɡ]產能(含[hán]常規產能[nénɡ]和儲備產[chǎn]能)的60%、80%、100%免予[yǔ]實施產能[nénɡ]置換。已審核[hé]確認產能[nénɡ]置換方案[àn]的(包括[kuò]在建煤礦),其[qí]產能置換[huàn]指標總量[liànɡ]的60%、80%、100%可[kě]另行使用[yònɡ],指標不再進行[xínɡ]折算。
(二)優[yōu]化調整煤[méi]炭礦區總體規劃及[jí]規劃環評要求。產能儲備煤礦要嚴格按照已[yǐ]批復煤炭[tàn]礦區總體規劃及規劃環評辦理核準相[xiānɡ]關手續。當資源儲量、開采條件[jiàn]發生較大[dà]變化時,在符合[hé]服務年限[xiàn]要求的前提下,設計產能[nénɡ]可在煤炭[tàn]礦區總體規劃基礎上浮動1~3個設計級差,最大增幅[fú]原則上應低于規劃[huà]建設規模[mó]的30%,且[qiě]不出現《關于進一[yī]步加強煤[méi]炭資源開發環境影[yǐnɡ]響評價管[ɡuǎn]理的通知[zhī]》(環環[huán]評〔2020〕63號)規定的規劃[huà]重大調整[zhěnɡ]情形。上述優化調整[zhěnɡ]屬煤炭礦區總體規劃非重大[dà]調整情形[xínɡ],可編制局[jú]部調整方[fānɡ]案報原規劃審批機[jī]關同意。
(三)實[shí]施煤炭新[xīn]增產能指[zhǐ]標單列。對產能[nénɡ]儲備煤礦,儲備產能[nénɡ]規模不占[zhàn]用國家煤[méi]炭發展規劃確定的[de]所在省區[qū]新增產能[nénɡ]指標。
五、保障[zhànɡ]措施
(一)加[jiā]強組織協[xié]調。建立煤炭[tàn]產能儲備管理工作[zuò]機制,強化[huà]統籌指導,協調做好全國煤炭產能[nénɡ]儲備管理[lǐ]工作。有[yǒu]關產煤省[shěnɡ]區煤炭行[xínɡ]業管理部[bù]門會同同[tónɡ]級發展改[ɡǎi]革等部門,可根據實際建立[lì]省級工作[zuò]機制,指導轄區內企業[yè]做好產能[nénɡ]儲備工作[zuò]。
(二)壓實工作責任。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的項目[mù]單位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,扎[zhā]實推進產[chǎn]能儲備煤[méi]礦建設,確保如[rú]期保質保[bǎo]量完成建[jiàn]設任務,按國家統一調度組織生[shēnɡ]產,有效發揮[huī]產能儲備煤礦作用[yònɡ]。省級煤[méi]炭行業管[ɡuǎn]理部門要[yào]履行好監督管理責任,加強[qiánɡ]對轄區內產能儲備煤礦日常[chánɡ]監督,逐礦建立工作[zuò]臺賬,調度掌[zhǎnɡ]握產能儲備煤礦在[zài]非應急和[hé]應急兩種狀態下的[de]生產情況[kuànɡ],相關臺賬信息定[dìnɡ]期報送至[zhì]國家發展[zhǎn]改革委、國家[jiā]能源局。
(三)強[qiánɡ]化監督管[ɡuǎn]理。國家[jiā]能源局會同有關部[bù]門加強對全國煤炭[tàn]產能儲備工作的綜合協調和[hé]督促指導,研究[jiū]解決產能[nénɡ]儲備煤礦建設生產[chǎn]過程中的[de]重大問題,推動產能儲備各項工作[zuò]有序開展[zhǎn]。省級煤炭行業[yè]管理部門適時組織開展檢查[chá],對未按[àn]照國家有[yǒu]關規定組織建設生[shēnɡ]產的,應當責令限[xiàn]期整改,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按規定[dìnɡ]予以處罰,確保產能儲備各項要[yào]求落實落[luò]地。
本實施意[yì]見由國家[jiā]發展改革[ɡé]委、國家能源[yuán]局負責解[jiě]釋,自[zì]發布之日[rì]起施行,有效期[qī]5年。
國家發展[zhǎn]改革委
國家能源[yuán]局
2024年4月2日